夏正林负责本文的选题、拟定提纲、形成核心观点、修改定稿; 李新天负责本文的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初稿写作。
作为商人,他们像欧洲银行家一样发放风险贷款,经营运输,甚至从事制造业。尽管这种积累和转移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来实现的,但商业无疑起到了促进乃至加速转移的作用。
一个来印度经商的法国宝石商人谈到,在印度,人们外出旅行十分方便,几乎不必携带现金,需要时就地借用即可。由此产生的剩余价值转化为由国家掌握的资本,而这种国家资本又被用于扩大再生产 — 以国营企业为绝对主体的再生产 — 以获取更多利润。在私有制条件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基于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的剩余价值 — 绝对总量或人均意义上的剩余价值 — 也越来越多。此外,萨拉夫还充当经纪人。在当时情况下,工场资本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从小商品生产者分化出来的类似于工业资本主义中的生产者和雇佣工人,另一种是商人利用手中商业资本直接控制生产,形成类似于工业资本主义的、有较大规模的产业资本
地方法院尤其是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规范性文件的初衷是为了保证法制的统一性,然而,各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规范性文件至多只能保证其辖区内的法制的统一性,而不能保证全国法制的统一性,反而有可能造成不同地方法制的割裂。[xvii]如《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第8条就规定,……(三)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制定或者由其会同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审判、检察工作的意见、规定、办法、指引等规范性文件,应当报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47]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这种人情大于法治的现象十分重视,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个人利益问题,而且会导致社会对于法律的信仰产生不可逆转的崩塌,给执法工作带来难以消除的影响。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主要是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和工作来体现、来实现。具体来说,严格执法有两大标准即实体上的标准要严、程序要严。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实现了有法可依。进入 高一飞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习近平 政法机关 。
如果人人都能自觉进行道德约束,违法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遵守法律也就会有更深厚的基础。这是导致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的一个顽瘴痼疾。
[6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16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就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五、当前严格执法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着力解决权力违法违规干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一文中点明了自己对于权力违法违规干预问题的看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还要着力解决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问题。二是执法素养与态度出现了严重问题,粗放、变通、越权执法,造成执法的缺位、错位与越位,按照办案人员自己想法或者出于其他利益随意办理刑事案件,严重违背办案规定等。
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三)要让执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 没有制约的权力必将走向腐败,必须要让执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面。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多次会议与讲话中具体说明了其他违背严格执法的表现形式,下文中会具体论述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措施。[37] 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99页。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2]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一文中也指出了执法必严的基本含义: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执行刑罚的部门,是严格执法的主体,但是它们又属于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需要靠严格执法等具体措施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而逐渐实现的。
[1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22页。全社会信仰法律的前提是执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的权益,真正满足人民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和渴望。[5] 苏永胜:谈‘执法必严,《人民司法》1979年第9期,第42、43页。权力运行不见阳光,或有选择地见阳光,公信力就无法树立。[5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五)领导干部要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领导干部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是实现严格执法的重要前提。
在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一文中,严格执法指的并不是行政执法,而指的是刑事执法,原因有二:一是这是针对政法机关的一次讲话,政法机关的执法,当然主要是刑事执法,它是广义的公正司法的内容。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其他讲话中,也有对于权力违法违规干预问题的看法与解决措施:法律需要人来执行,如果执法的人自己不守法,那再好的法律也没有用。
[35]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加强对执法司法权的监督制约,最大限度减少权力出轨、个人寻租的机会。[18]这一系列的现象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削弱了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同时也损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13] 高一飞、蒋稳:习近平的司法规律观,《党政研究》2018年第4期,第3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全民守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领带干部在执法司法守法的带头作用,甚至用了《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这一整篇文章,来谈这个问题。这里面反映的就是执法不严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执法监察、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来解决。[44] 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58页。
任何国家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把执法司法人员与社会完全隔离开来,对执法司法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坚守法治不动摇,要能排除各种干扰。[7] 《中国共产党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2002年11月8日)。
对公众关注的案件,要提高透明度,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65]领导干部的工作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中服务的主体是领导干部,服务的对象是人民群众。
(二)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了严格执法必须提高执法公信力,执法公信力在执法中至关重要。有的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甚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等。
[20]前一点解释为什么要严格执法,后一点则列举了现实中执法不严的具体现象。[30]执法工作以追求和维护公平正义为使命,刑事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严格遵纪守法,坚守职业良知。三是要提高全面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57]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轨,正是由于这种关系,不偏废一方、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在习总书记的这篇文章中,多次提出执法司法这个概念,例如:‘公生明,廉生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只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才能提高执法水平与执法艺术,从而完善我国法治实施体系,实现法治现代化。[64]只有领导干部真正成为尊法学法守法的模范,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持续稳步向前推进。
[38] 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59页。必须要发挥道德对于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评论留言